官方QQ
官方微信
手机版
您的位置:首页 >详细内容

教学管理

“品物理之妙,溯文明之源” ——“科学教育树新风”人才摇篮工作室开展第四届《物理学与人类文明》结课论文比赛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7-08 17:21:15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    “物理与文明交融,学术与创新齐飞”。2025年6月12日晚18:30,成都中医药大学B教404教室氛围热烈,一场知识的盛宴——《物理学与人类文明》课程结课论文比赛在此圆满落下帷幕。

由医学技术学院木本荣老师负责的“科学教育树新风”人才摇篮工作室以“品物理之妙,溯文明之源”为理念,致力于推动科学教育创新。工作室通过跨学科融合,将物理知识与人文历史结合,开办《物理学与人类文明》课程平台,激发大学生科学兴趣,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实践能力。依托讲座、实验、研学等活动,打造互动式学习平台,旨在培育兼具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的新时代人才,为科学教育注入新风尚。

925cc65afd94404e8ce5c15b606aed9a.Jpeg

为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关系的深入思考,提升学术研究与写作能力,成都中医药大学于上述时间在B教404教室成功举办了《物理学与人类文明》课程结课论文比赛。此次比赛由“科学教育树新风”人才摇篮工作室主办,有幸邀请到了吴磊老师,彭露老师,肖潇老师,王欣老师和木本荣老师作为决赛评委,比赛吸引了来自十余个专业、对物理学和人类文明满怀热忱的学生踊跃参与。

7163a0b4675f4959a15c25377ded9fae.Jpeg

   比赛筹备阶段,32位同学在《物理学与人类文明》课程学习中积累知识、拓展视野,为论文写作奠定了坚实基础;论文撰写过程中,大家围绕物理学在人类历史、科技进步、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关键作用,广泛查阅文献资料,深入分析研究,精心雕琢每一篇论文;初赛阶段,同学们更是积极踊跃,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在磨砺中不断成长。最终,10位同学凭借出色表现脱颖而出,在预决赛中大放异彩。

比赛开幕时,吴磊老师代表学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。他以自身物理爱好者的视角,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物理学的无穷魅力。他指出,物理的吸引力无处不在,就隐藏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,激发了同学们对物理探索的浓厚兴趣。

 

《物理学与人类文明》2025年春决赛参赛名单

序号

姓名

学号

班级

论文题目

1

何靖

202441204040

卫生检验与检疫2024级

暗物质与暗能量:当代宇宙学的未解之谜

2

蒋聪聪

202451202040

预防医学2024级2班

核物理学是一把双刃剑

 

3

范鑫宇

202440305005

制药工程2024级1班

从电磁学革命到智能电网:现代通信技术的演进路径

4

杨翰钦

202451202012

预防医学2024级2班

基于力学研究下的针刺临床疗效评估

5

罗玉君

202340302030

中药学2023级1班

超声波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

6

李欣

202451202006

预防医学2024级2班

地球物理学与地震工程的跨界对话

7

卢冉

202451202073

预防医学2024级1班

中医脉诊压力传感器的物理建模

8

孙艳红

202441102079

医学检验技术2024级2班

光谱分析技术在医学检验技术中的应用与进展

9

王翊丞

202440502063

公共事业管理2024级3班

探索边界的协奏——物理学与空间站的双向交融

10

李祥

202450601030

临床医学2024级5班

物理学技术支持下基因工程的进展

 

比赛正式拉开帷幕,选手们满怀激情、态度严谨,通过PPT展示与演讲相结合的方式,全方位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。有的同学深入探讨暗物质与暗能量这一当代宇宙学的未解难题;有的同学聚焦时代热议话题,剖析核武器的利弊;有的同学围绕地震热点展开讨论,为防震减灾提供新思路;还有的同学为我们描绘了空间站发展的宏伟蓝图……在这场知识与智慧的盛宴中,同学们从不同物理视角阐释人类文明的进步,充分展现了物理学的独特价值与无限魅力,在有限的时间和PPT篇幅内,分享了自己的深刻心得与丰硕收获,展现了物理与人类文明之间广阔无垠的可能性。

     

27a1470c33134f33b3c3c8f7a7cdd109.Jpeg

   评委们依据论文的学术价值、创新性、论证逻辑性以及展示效果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分。经过激烈角逐,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名,一等奖2名,二等奖3名,三等奖4名。

赛后,评委代表彭露老师,肖潇老师,王欣老师,彭露老师分别对比赛进行点评,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努力与成果,鼓励大家继续保持对学术研究的热情,将物理学知识与人类文明发展紧密结合,不断探索创新。

f854645413d54f1082ff6e0ea6eb1d70.Jpeg

彭露老师代表学院教学科做赛后点评,她饱含深情地对同学们提出了期望。从课程建设层面来看,《物理学与人类文明》这一课程融合物理知识与人文历史,是跨学科教育的一次积极尝试,希望大家能深刻理解课程的良苦用心,汲取其中精华。在人才培养方面,同学们要充满自信,自信自强地面对生活。这种自信是在学术研究中不断探索、不断突破自我而积累起来的。面对未来的毕业论文,要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去完成,将在课程中学到的批判性思维与实践能力融入其中,为自己的学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。吴磊老师勉励大学生保持对物理的浓厚兴趣,在探索中不断成长;肖潇老师强调同学们要努力成为优秀的大学生,并始终保持优秀。王欣老师寄语青年学生要有朝气蓬勃的精神,保持青春活力。

064a66b516b7404785bfdd76ca96d08a.Jpeg

此次论文比赛不仅是对课程学习成果的检验,更在校内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,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。未来,木本荣老师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,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、提升能力的平台,推动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迈向新高度。

 

本次比赛获奖情况

特等奖

王翊丞

一等奖

卢冉、杨翰钦

二等奖

范鑫宇、孙艳红、李欣

三等奖

李祥、何靖、蒋聪聪、罗玉君

 

这次论文比赛的成功举办,为学生提供了教育实践与论文技能锻炼的平台。接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严格要求与落实,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论文写作的难度现状与严格需求、进一步培养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专业技术与实践能力,为将来的毕业与科研发展打下良好基础。“品物理之妙,溯文明之源”,本次《物理学与人类文明》结课论文比赛在精彩中圆满收官。它如同一座桥梁,连接起物理知识与人类文明,让同学们在探索中收获成长。比赛不仅检验了学习成果,更激发了创新思维。未来,“科学教育树新风”人才摇篮工作室将在木本荣老师带领下,持续开展此类活动,为同学们搭建更多展示舞台,助力大家在学术之路上勇攀高峰,共赴科学与文明交融的美好未来。

终审:医技学院教学科
【打印正文】
Baidu
map